作文写作方法——托物象征法
所谓托物象征法,就是借助某种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特殊意义的方法。运用这种手法,可以使文章含蓄隽永、意味深长。
茅盾《白杨礼赞》用了象征寓意法:白杨树"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","我赞美白杨树,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,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,坚强,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"。
有时,运用象征寓意法并不点明象征意义,要读者自己去领会,如高尔基《海燕》。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,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题画诗《竹石》:"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"用长在岩石上的竹子象征坚毅顽强的精神。
要注意的是,用什么事物象征什么意义并不是固定的,同样是雷电,在A文中也许是划破长空、撕裂黑幔的利剑,是正义力量的象征,在B文中也许是眦牙裂嘴、吞噬一切的凶神恶煞,是邪恶势力的象征;相同的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事物来表现。
[例文1]
樟树赞
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。
有一次,周恩来同志觉着那房子大了一点,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。她不肯,说:我舍不得这两棵树。
这是两棵樟树。
广东有种英雄树,它长得很高。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木,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高出一段,方才罢休。据说它的花大,它的花红。仔细想想,即使花红如血,花大如轮,长在那么高的树上,伸着脖子,仰着脑袋,欣赏起来,难保一定有趣。
樟树不高,特别是它的躯干。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。生发开来的枝丫,长到一定程度,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。粗粗壮壮的枝丫,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,四面八方,伸得远远的,繁繁密密,荫凉特大。
这是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。
别的树木,容易招虫。从同一棵石榴树上,就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:花花绿绿的;屈体前进的;以叶作伪装的;密密麻麻,不易发现的。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,还在那里养儿育女,繁衍后代,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。树蛀空了,它们也还不死,而且散开去,另去物色寄生体。
樟树不招虫。这个特点,在它作为树的时候,就表现得十分充分。别的树要喷洒药水,而它却不必。其奥秘也可能是到后来才发现,原来是在树的本身,树的内里,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。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,人们就称它为香气。更难得的是,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,永久保持,至死不变。这一点,恐怕世界上任何科学制作的化妆品,都难以做到的。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侯,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,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,永不消失。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,虫类就怕它一天。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,贵也贵在这里。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,有两棵树。有两棵荫凉大,不招虫的樟树。
(作者:茹志鹃。选自《人民日报》)著名女作家茹志鹃的散文《樟树赞》,用樟树象征宋庆龄的品德、精神,委婉含蓄,"耐咀嚼,有回味"(茅盾)。
正如陶渊明喜欢菊花,周敦颐钟情莲花一样,宋庆龄深爱樟树,她因舍不得庭前的两棵樟树而不愿搬家。这就含蓄地透露出文章的主旨。接下来。着力表现樟树荫凉大、不招虫的
特点。樟树"粗粗壮壮的枝丫,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,四面八方,伸得远远的,繁繁密密,荫凉特大",这形象,与宋庆龄奉献全部心血造福人民的崇高品德何其神似!"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,永久保持,至死不变",这特点,与宋庆龄嫉恶如仇、抗凶祛邪的斗争精神何其神似!宋庆龄就是这样,对祖国对人民充满深厚的博大的爱,对敌人对丑类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。树的形象、树的特点,与人的品德、人的精神极为神似,赞树与颂人便完美的融合起来。
文章由"两棵树"到"两棵樟树",到"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",再到"两棵荫凉大,不招虫的樟树",层层揭示树的内涵,文意也就层层深入。
[例文2]
移 石
这是一个梦。
我梦见自己跟随着许多人,在一条漫长的路上走着。
我们不是去麦加。但我心里明白:我们要去的地方,比麦加更令人神往。
我们走着……
忽然,人流止住了蜿蜒,而且渐渐响起了喧嚷的声音;我惶惑地从人群中往前挤去--噢,有一块巨石踞伏在道上,挡住了我们前行的路!
巨石以它傲然的沉默跟我们对峙。
"搬掉它!"一个长者说。我望着他脸上深深的皱纹、银白的须髯,觉得他像愚公。"推开它!"一个壮者说。我望着他伟岸的身躯、英俊的脸庞,又觉得他像丹柯。
我们用手,用肩膀,用整个儿身体,推着巨石;然而,它稳稳地伏着,像牢牢地生了根。巨石以它傲然的沉默跟我们对峙。
有个脸上凝着愁云的人,长叹了一声,唱起"归去来兮"的悲凉调子,走了。
一张圆脸凑近我,拍拍我的肩膀,悄声说:"伙计,等石头移掉了,别忘了叫我住在……"他也走了。
路边的大树下,有个人正在一块帛上写着什么,我上前细看,帛上写着"行路难"三个大字,"难"字后面,排着九个惊叹号。"难"字也写在了他那无望的脸上。
在另一棵树下面,有个人跪在那里,虔诚的脸朝着苍天,他在祈求:"夸娥氏二子呀,快来帮我们把巨石背走吧!"
"哪里有什么夸娥氏!我们只能靠自己!"那长者说。
"是的,我们只能靠自己"!壮者举起手里的木棒,对大家说:"我想出一个办法,用木棒支在石头下面,借它的力把石头移开。"
真是好办法!我怎么没有早点想到呢?
……傲然的巨石,在我们的密集的木棒之上,在我们亢奋的呐喊声里,渐渐地动摇了……我听到巨石的呻吟了……
……我醒来。--手上,额上,竟是汗涔涔的。
一块巨石傲然地挡在前进的路上。怎么办?有的主张"搬掉它",有的主张"推开它",有的遇艰而退,有的准备坐享其成,有的悲观失望,有的祈求上苍保佑。但是顽石却只能靠大家的力量和智慧把它搬走,最后它也确实在人们亢奋的呐喊声里渐渐地动摇了,呻吟了。不难看出,巨石象征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。
本文也运用了梦幻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