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得体会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心得体会

《我的作文教学革命》读后感(精选多篇)

时间:2024-07-07 13:06:32
《我的作文教学革命》读后感(精选多篇)[此文共10109字]

第一篇:《我的作文教学革命》读后感

《我的作文教学革命》!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些吃惊,因为这本书就像及时雨降临到了我这片干渴的土地。我捧着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,文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那样的打动我,似乎它是专门为我准备的一样。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滋润着我干渴的心田,也让我陷入了沉思》……

面对作文,学生常常感到作文无话可。虽然现在生活水平高了,电视电脑,书刊报纸,似乎有很多接触信息的机会和方式,但实际上孩子们的生活体验负于表面,生活经历也比较单调。家和学校两点一线,即便休息日,家长带着孩子外出游览,但由于孩子们还不太会观察,不太会思考,所以并不能把所看的东西,转化为深刻、细腻的精神体验,从而为写作提供生活的源泉。而且孩子们总是习惯漠视身边的人和事情,他们的注意力多半被繁重的作业所压抑着,被新鲜的玩意儿吸引着,很少去观察、思考、体验。面对作文无话可说,无事可写,管老师的“内视”法,值得我们借鉴。那就是让作为成为心灵的镜子,用镜子照见生活,在镜子里仔细看生活。

管老师的“绝招”一是“推想法”:闭上眼睛,从早晨开始往后回忆,或者从此刻推移到早晨,一节课一节课的想:今天我哭过了吗?今天我笑过了吗?今天我后悔了吗?今天我做错作业了吗?今天我争论过了吗?今天我学到新的东西了吗?今天我的同桌有什么故事?……凡是能捕捉到的那一个问号,就是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。

二是“静默法”:闭上眼睛,安静的坐着,只注意呼吸,不管其他人。人,以安静思想就活跃起来,你越是想静下心来,一天的事情就越蜂拥而至。这些跳出来的事,往往就是心灵深处牵挂的事,有想法的事,值得记录的事。

这就是“内视”,是一个写作学、作文教育学的重要概念。管老师这样阐述“内视”的意义:它依傍的不是眼睛,更是心灵;他关注的不只是外在的事物,更有丰富的内心。事情有没有意思,值不值得会为与记录,说到底,起决定因素的,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心灵感受。

这就说到了教育的本质(作文的本质):教育从根本上就是对人心灵的开发,人的灵魂的培育。就作文而言,经历的同样的事,为什么有的同学滔滔不绝,有许多话要说、要写,二有的学生却觉得无话可说、可写,关键在于能不能、会不会将外在的客观事物转化为内心的主观感受,有了内视的习惯,就像给生活安装了一面明晃晃的镜子,镜子里毫末可见,镜子里的自己格外清晰,喜怒哀乐都可以回味,都可以表现。学会了内视,就会觉得写作天地无穷宽旷,就会发现生活真的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、用字不竭的源泉,就回去关注自己的丰富的内心世界,把心灵的世界捕捉下来,呈现出来,就会觉得写作是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相呼唤的,作文源于生活,直达心灵。

从《我的作文教学革命》中,我看到了一个善于思考、勇于探索的管老师,更看到了一个乐观、勤奋、上进、探索,会培育生命的智者。

第二篇: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后感

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后感

潘美香

我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《我的作文教学系统》,对于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指导方法充满了敬叹。在此之后又有幸聆听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讲座,更是感触颇深,对于管老师指导学生作文过程的详细细节更加期望深刻了解。开学后学校领导为我们购买了管老师的《我的作文教学革命》一书。急切地阅读后对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。管老师在文中提出了作文教学的骨构系统、动力系统、助力系统、保障系统、训练系统和理论系统。这六个系统切近当下小学生的兴趣、爱好和情感,全书没有什么理论说教之的枯涩呆板,有的是作文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操作实践感。管老师是一个能把一件普通的事做大、做久、做深入的人,在教学中处处留心,教学中处处都很细,各种制度制定的有条理,落到实处,使他所教的孩子受益匪浅。他的作文教学颠覆了传统偏重于学科知识、教师指导、课堂作文和作业的作文观,创建了“写作——发表——对话”的新作文教学模式,并建立了一整套以《班级作文周报》为中心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。我不仅惊叹于管老师这套作文教学模式的完整、周密,而且欣喜于其可操作性和实效性,实在非常有教学实践借鉴作用。

一、作文是表达的需要

管老师认为,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的言说,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。文章中这一段话意味深刻“语文教学实践中,首要的不是语言知识或技能的学习,也不是使人成为使用语言工具的熟练工匠,不应充斥着名目繁多的机械的训练或表面热闹的所谓的语文活动,唤醒他们的语言表现欲和对言语表现的热爱,让煤炭驾驭语言,体验言语表现的幸福和言语创造的乐趣。”为此,管老师创办了《评价周报》,从确定出版日期,到录稿规则、排版细节,从三大动力系统,到十四大助力系统、保障系统、训练系统,以及每一个里面生发出来的细枝末节的注意事项,在此期间管老师那种类繁多催人奋进的金点子,真是周密详尽,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不停地更新、完善,以期为孩子们创设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。

二、关注内心“找米下锅”

管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达到目标,想方设法为学生架桥铺路,帮助学生达到目标的信心和决心。自己在教学中曾经也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,要让自己有一双慧眼,但大部分学生总是认为实在没什么事情可写,写出来的作文不是无病呻吟,就是生搬硬套。但是管老师的作文教学较好的解决了作文教学的动力问题,为了解决“作文无米”的问题,他教给学生两个“绝招”:一是“推想法”。闭上眼睛,从早晨开始往后回忆,或者从此刻向前推移到早晨,一节课一节课地想,一个课间一个课间地想:今天我哭过了吗?今天我笑了吗?今天我后悔了吗?今天做错作业了吗?今天我争论过吗?今天我学到新东西了吗?……——凡是能捕捉到的任何一个问号,就是值得记录下来的事情。二是“静默法”。闭上眼睛,安静地坐着,只注意呼吸,不管其他。人,一安静,思想就活跃起来,你越是想静下心来,一天的事情就越是蜂拥而至。这些跳出来的事,往往就是心灵深处牵挂着的事,有想法的事,值得记录的事。他把这样的方法,称为“内视”。他认为“内视”依傍的不是眼睛,更是心灵;关注的不只是外在,更有丰富的内心。事情没有意思,值不值得回味与记录,说到底,起决定因素的,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心灵感受。学生有了真正的内心的真实感受怎么会“无米下锅”?学生发现、积累素材的能力会越来越强,关注生活的意识会也会越来越强。

三、坚持、智谋走向成功

从《我的作文教学革命》中,我看到了一个善于思考、勇于探索、坚持不懈的管老师。他的成功,缘于他对学生的热爱:“每日简评”、“每周一稿”、“评价周报”、“月末增刊”等,阅稿、选稿、改稿、排版、打印、评价,管老师需要付出多少时间与精力呀;他的成功,缘于他的创新:他说,“等级评奖”系列活动能管学生一年的写作兴趣,从学生这头说,没有变化,会生厌;从教师这头来说,没有变化,也就没有教学创新和教学智慧;他的成功,缘于他的不畏艰难:他的这句话,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,“办 ……此处隐藏5742个字……管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真挚和谐的师生之情。管老师是一个民主的老师,学生之间会为一些小事争论不休,管老师会给他们争论的阵地——《评价周报》。当然,师生之间也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,

管老师也没有一副主宰者的高高在上的架势,他会让学生在报上把矛头直指自己。这一切,没有一颗细腻的爱生之心,又如何能做到。而这一切,改变了孩子们写作的方式,让孩子们把写作看成是心声的吐露,让孩子们有了表达即写作的意愿,写成了一篇篇习作,成就了管老师作文教学的成功之路。

我佩服于在管老师的班上,没有不会写作的学生。费文星,一个从抄袭作文开始写作的学生,在那次抄袭故事中受到了震憾,成为了在《苏州日报》上真正发表文章的学生。顾惺雯,一个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,在“化疗(本站推荐:WWw.)”事件中,写出《怒》《我忍无可忍了》,用学生自己的真情写就的作文,怎么还有写不好道理?那两篇发表于《评价周报》上的作文,鼓舞了她,让她的作文从此有了飞跃。这一个个故事,在不断地告诉我,作文教学一定要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。管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,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学生不幸吧!

“一个成功的老师,是一个有故事的老师。一个幸福的老师,是一个有故事的老师。”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这句话,我一直记着。读着《我的作文教学故事》,想起自己和学生的一个个故事,虽然不尽是作文教学的,但也尽是值得回味,尽是幸福的。

第五篇:《教学革命》读后感(姚)

“先学后教”促素质教育实施

增江二小姚晓冰

在暑假,有幸拜读了《教学革命---蔡林森与先学后教》一书,感受颇深,他详细介绍了“先学后教”教学理念,让每个学生会学、学好;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,让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;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,还具体说明了“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”教学法的理论基础、思想细节和操作方法,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,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读了他写的书,让我对课堂教学的形式有了全新的认识,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。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面向全体学生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一直以来教师都在寻找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,读了蔡林森的《教学革命》后,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,“先学后教”确实是实现素质教育,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。

新课标指出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,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、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。正是这种主动性,使人能够不断地“更新”,不断地超越自我。因此,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,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、积极性,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、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、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、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注重学生可持续力的提升,只有这种能力提升了,学生才会可持续性发展,才会终生学习,终生受益。而蔡林森提出的“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”正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,也提供了减负与提质并行的轨道。事实证明它是可行的正确的。、

在书中,蔡林森在“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”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的章节中提到:为什么运用“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”的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?本人对这个内容体会也挺深的。

首先,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以育人为本,面向每一个学生,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。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爱读书的习惯,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,如读书的能力,思维的能力,说话的能力,自学的能力,自我反省、自我纠正的能力等等。

对比我们自己的教学实际,老师的初衷也是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、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各方面的能力,但实施起来效果并不是那么好。课堂上老师不是“满堂灌”就是“满堂问”,不把课本上所有的内容面面俱到地讲一遍,就感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,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知识点。这种不注重实效地“满堂灌”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。这样是培养了学生的一些能力,但并不是面向每一个学生,只是部分的学生。课堂上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,很多学生不愿读书不愿思考,好像学习是老师的事而不是他们的事,他们只是在旁听。因而我们应该像蔡林森提倡的那样,改进教学方法,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将课堂还给学生,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。让他们自主探究,自我发现,自我解决,学会学习,学会合作,学会发展,真正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!

其次,运用这种教学模式,能有机地渗透德育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逐渐养成了坚持不懈、锲而不舍、紧张、快节奏的习惯,磨练意志,形成耐心做事等品 1

质,培养了自信心、责任感、独立自强的竞争意识、合作精神以及严守纪律、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。

学生的很多品质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和培养中形成的。由于几千年的习惯势力影响,中国不少家长溺爱小孩,什么都包办,使孩子缺乏独立精神和信心,胆小怕事。在实际教学当中,老师们也生怕学生不会而“满堂灌”,因而造成学生学习不主动,也嫌老师讲得太多而容易分散注意力。而运用“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”的教学模式,学生学习不依赖老师,充满自信,由旧知而获得新知,对学生来说,这也是一种创新。这种教学法教会学生终身学习,培养学生创新精神,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,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。

再者,运用“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”的教学模式,因为能够当堂完成作业,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,让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运动时间,有时间培养兴趣、爱好,培养特长,达到全面发展。

给学生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了,我们扪心自问,学生“减负”了吗?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很大一个原因正是低效的课堂。课内不够课外补是很多老师的“法宝”。教师惟恐达不到教学目标,学生没有把课上的内容转变为已有,就给学生布置海量的课外作业,除此之外辅导课上也没有针对学生、有目的地辅导。而“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”教学法将“减负”真正落到实处,潜心打造“40分钟高效课堂”。学习的全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学完成,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、引导者,教师在课上只讲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,而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再重复。蔡校长的话说,老师的任“是把学生引上自学的高速公路”,因此,学生上课的每一个环节像考试一样紧张。作业当堂完成,课后自然无需作业,真正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。因为“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”的教学模式可以“堂堂清、日日清、周周清、月月清”,适时温故知新,巩固提高,不愁学生掌握不好知识。“四清”应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教学习惯,每个教师都要克服一切困难,千方百计把自己的教学账结清,让学生真正能减负。

当然,我们无论学习了哪些教学模式、教学策略或方法,都要根据不同的学科、不同的学习内容、不同的学生适时适度地来运用。正所谓教无定法,蔡林森先生的“先学后教”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构建高效课堂的模式,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来尝试,让课堂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阵地。要实施好素质教育,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。学习《教学改革——蔡林森与先学后教》是教师素质提高的良好途径,研读蔡校长新著的最大收获就是认识到教学必须革命!

《《我的作文教学革命》读后感(精选多篇)[此文共10109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

Copyright © 2023 无名范文网 www.wuminlvshi.com 版权所有